撼動掃地機器人賽道格局的,為何是它?

知識產權是一種高階的商業競爭手段。

發生在產業領導者層面的知識產權碰撞,往往極具信息量與風向性:以核心技術或關鍵智慧財產作為武器實施攻防戰,意味著強力挑戰者已經降臨,整個產業競爭格局與產品技術標準正面臨潛在的重構。

甲骨文與谷歌間曠日持久的專利與版權征伐,摩托羅拉與蘋果的三年專利戰役,蘋果與三星之間『世紀專利戰』,乃至中國面板產業後發崛起過程中跨越過的專利狙擊,都在持續述說著這樣的啟示。

當時當下,同樣的邏輯,正在一個由中國科技企業集群主導的前沿領域中展開:

因為一顆新星——追覓科技,在知識產權硝煙裡的快速突圍與閃耀,以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為核心的智能清潔產業,正迫近產業競爭格局與標準的重塑時刻。

01 隱秘的硝煙

知識產權的炮火聲正從智能清潔賽道的最深處傳出。

2019年,A股掃地機器人雙雄之一——科沃斯,在吸塵器等小家電品類上,申請註冊『會思考的吸塵器』『會思考的智能吸塵器』等商標,並於其後轉讓至旗下獨立品牌添可科技公司名下。

註冊商標的關鍵屬性在於排他性。

這通常意味著,一旦某組文字或圖形在特定商品類別中確權成為註冊商標,其他人便不得在同類別商品上使用類似文字或圖形用以商業活動。

不言自明的是,科沃斯以及添可科技對於『會思考的吸塵器』系列商標的註冊與持有,核心落點在於『會思考』三字上,一種對機器智能能力的擬人化表達。

以註冊商標形式將其據為己有,一方面象征著對智能化主權的宣示,另一方面也閃爍著商業智慧的狡黠——自此之後,隻有自家商品『會思考』,別家商品不能『會思考』。

對於『會思考』系列字眼的壟斷,導致了系列沖突的發生。

追覓科技,中國智能清潔賽道的新勢力,因近兩年來在消費市場以及資本市場兩端的同步快速崛起,被一眾券商分析師視為與科沃斯、石頭科技三足鼎立的存在。

商業權力的交接總伴隨著激烈的沖撞。

從後視鏡看,在追覓科技的成長之路上,其中一個關卡,落在了對行業先驅『會思考』這一『智能化主權』的挑戰上:在將『會思考』等文字使用在吸塵器等同類商品的商業宣傳後,添可科技隨之向追覓科技發起商標侵權之訴。

而今看來,這有望成就一場後發致勝的商標突圍戰:

在被訴商標侵權同時,追覓科技選擇釜底抽薪,就涉案商標,以具有誤導性及缺乏顯著性等涉嫌違反商標法相關規定為由,向商標行政主管部門發起無效申請。

根據最新消息顯示,今年9月末,國家知識產權局裁定認為,爭議商標違反了《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七》項的規定,即『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誤認』,進而宣告添可科技旗下 『添可 會思考的吸塵器』,『添可 會思考的智能吸塵器』等註冊商標無效。

圖:相關媒體報道,來源: 財聯社快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實質上,這一商標戰的內在乾坤在於:表面邏輯是當事一方在法理、法律層面的勝利;內在邏輯則是『會思考』——這一智能化核心實力的壟斷標簽的打破。

從後文分析中,我們將進一步認知到:清潔電器的智能化標簽,是過去一個周期行業龍頭,用以維持產業地位的心智武器;但伴隨著掌握核心技術的新生力量崛起,智能化等科技屬性標簽,已經不是可以被先發者壟斷的專有權利。

這場冥冥之中註定的商標戰,可能仍要在司法層面持續一個時期。

但無論如何,之於追覓科技而言,這隻是其作為新生勢力崛起過程中,所遭遇的又一次難以避免的來自產業第一陣營的壓力測試。

對它來說,這場遭遇戰更像一朵水花,遠不足以與其早前確立產業地位之時,所面臨的那場專利阻擊戰相提並論:

一如我們所知,在全球范圍內,清潔電器領域的龍頭非戴森莫屬。

通過在高速馬達這一核心技術領域的長年打磨與迭代,戴森吹風機、吸塵器等明星產品,已經成為產業標準的代名詞。

為維護在高速馬達這一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戴森始終維持知識產權競爭壁壘的『雙高『』態勢:高數量的專利申請,以及高壓態勢的專利訴訟。

例數戴森過往在全球范圍內發起的專利征伐,從無葉風扇到吸塵器等一系列維權訴訟,可謂無往不利,甚至在與蘋果的相關糾紛中亦占據上風。

誰能想到,直到有一天,戴森在全球市場迎來了真正的硬核挑戰者,會是一家中國新銳公司:作為同樣對高速馬達這一關鍵技術具有執念的公司,追覓科技在全球市場中的浮出水面,正對戴森的核心技術優勢沖擊出裂隙。

過去兩年多內,戴森與追覓科技在中國及德國兩地市場,圍繞吸塵器產品,相繼發生3起系列專利紛爭:中國無效戴森發明專利案、德國與戴森專利侵權糾紛案、中國與戴森專利侵權糾紛案。

迄今為止,在這場與國際巨頭專利拉鋸戰中, 追覓已經贏足三個回合,並因此一舉逆勢奠定了屬於中國智造後起之秀的產業地位 :畢竟,沒有什麼比得上來自最強競爭者發放的專利競爭勛章更能說明問題的了。

回溯過往若幹年中,在家電乃至整個高端制造業領域內,那些直面海外國際巨頭專利戰的典型案例多發生在中國本土大公司身上,從TCL、海爾到京東方、華為,無不預示著,任何一家中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中的崛起,均難免遭遇專利戰的洗禮——這不難理解: 知識產權較量是企業最核心資產間的較量,奠定一家公司產業地位的關鍵門檻最終必定是知識產權。

一家新興公司能夠在最激烈的知識產權硝煙中站穩腳跟並快速崛起,放眼最近20年整個家電產業,這樣的案例寥寥——

為什麼是追覓?

02 為什麼是追覓?

現象級的知識產權案例,對應著現象級的商業敘事。

一提到清潔電器行業的技術創新,大多數公眾投資者,首先會映射到A股掃地機器人雙雄——科沃斯和石頭。

但在資深的一線分析師視野內,追覓科技已是接近二者level的第三極。

例如你在研報平臺上搜索『追覓』,你會有這樣的發現:

圖: 石頭、追覓和科沃斯同框,來源: 慧博

而在相關券商電話會中,我們還會看到『追覓是少有的具備撼動當前產業格局的玩家』的類似表述:

圖: 某券商電話會議實錄,來源: 網絡

商業現象的呈現,很大程度上是真實市場數據的泛化結果:

近兩年的清潔電器賽道,掃地機器人品類已趨於成熟,最熱門的品類更當屬洗地機。

以科沃斯為例,其股價從2020年Q1的20元左右上漲到2021年7月的最高點250.31元,主要得益於洗地機品牌添可的爆發——2019年-2022年H1,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34.4%、361.64%、307.97%和44.98%;期間添可的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從5.1%猛增至43.28%,已成為科沃斯的半壁江山。

但從今年開始,市場格局正呈現顯著變化:據奧維雲網數據,洗地機線上銷售占總體銷售的84.3%,線上態勢基本可視作整體競爭力的體現。

而在2022年1-9月,追覓在線上洗地機的銷售份額從2%快速提升至24.5%,而同期科沃斯的添可份額則從51.5%下降至39.7%。

圖: 各品牌線上洗地機份額,來源: 奧維雲網

另外,在當前最熱門的線上平臺抖音上面 《抖音占洗地機銷售份額的21.7%,京東、淘系和PDD及其它合計78.3%》 ,追覓31.8%的份額已經超越了添可。

圖: 各品牌在抖音上的洗地機份額,來源: 奧維雲網

上述數據昭示出, 清潔電器賽道,已經從雙雄爭霸的態勢,演化為科沃斯、石頭與追覓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

追覓科技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的方法論,隱匿在『極客式』的產業認知與實踐之上。

對此,我們可以通過三層遞進事實邏輯有所洞察:

1. 掌握戰略級核心技術。

追覓科技成立於2017年。

當時看來,這位智能清潔電器領域的晚輩後生,其產品研發的起手式顯得過於『張狂』:成立伊始,即將技術創新錨定於產業制高點——高速數字馬達,這一戰略級共鍵技術之上。

一個基本物理常識是,馬達轉速越高,效率就越高,吸塵器、掃洗地電器的清潔功能便越強,用戶體驗便越優 《當然,這一過程中,還須兼顧馬達的功耗與穩定性》 。

如上文所述,這是一個『王者禁區』,一個長期屬於戴森的核心領地。

一如戴森在《發明:詹姆斯·戴森創造之旅》這本書裡所透露的那樣:如果我們能制造出這種革命性的馬達,那麼進一步考慮,我們就能制造出更輕、更小、更高效的吸塵器。

根據媒體報道記載,創辦公司的最初兩年時間,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和他的團隊,都在集中精力解決馬達的技術問題:『 高速馬達有一系列量化指標,其中一項是啟動時間。

追覓在實驗室裡把加速度做到180毫秒,大幅度超過當時最先進的900毫秒水平。

之後,他們又把高速馬達轉速做到15萬轉/分鐘《後簡稱萬轉》,打破馬達轉速記錄。

2017年夏天,追覓將馬達效能提高到了55%、58%的水平,超過了當時戴森無刷電機49.8%的效能。

』直至馬達基本研發成功後,追覓才開始整機產品的研發:2018年,追覓發佈第一款產品無線吸塵器V9;一年後,追覓Hair Artist高速吹風機上市;2021年,推出無線洗地機與自動集塵掃拖機器人,正式切入智能清潔賽道。

一路走來,追覓科技的馬達從10萬轉、12.5萬轉、15萬轉、16萬轉,再到18萬轉、儲備20萬轉高速數字馬達技術,不斷突破行業高速數字馬達的臨界速度。

每一萬轉轉速的提升,都意味著更具比較優勢的用戶體驗,意味著產業標準的再度擢升,亦意味著行業競爭格局的進一步重塑。

2.技術瀑佈效應

高速馬達是追覓科技起家的支點,也是其核心技術集群的原點。

這一支點與原點,所釋放出的核心要義在於:極客精神指引下的高強度研發投入,在成為一項持之以恒之事以後,便將湧現出技術瀑佈效應。

檢索追覓科技的科技樹可知,截至2022年11月初,其在全球范圍內專利申請數量大約有3100件,其在發明專利申請占比近35%;技術類別覆蓋智能清潔電器賽道超過100個細分技術領域:

圖:追覓科技的專利技術詞雲。

來源:智慧芽

圖:追覓科技專利覆蓋的技術領域。

來源:智慧芽

從上述兩張圖中可以看到,2017至2022的5年之間,以高速馬達為核心技術原點,以每年占比超過營收12%的研發投入為支撐,追覓科技逐步構建了數字馬達、SLAM算法、機器人控制、流體力學等全方位智能清潔技術圖譜,其中核心技術專利數量與脈絡已實現與行業龍頭等量齊觀。

是為對比,據同一專利數據檢索平臺顯示,當前科沃斯與石頭科技包括已失效專利在內,各自的專利申請數量分別為3200餘件和1500餘件左右。

同時根據智慧芽2022年10月發佈的統計報告顯示, 2022年Q3,A股科創板42家新上市企業平均授權發明專利為110件,高於科創板平均水平。

比對之下可以發現,追覓科技的專利技術強度,遠高於當前科創板整體水平。

這種 以知識產權體系為核心的高階競爭思維與能力 ,恰也解釋了為何一家新興公司在其發展初期階段即引來產業龍頭的正視,以及它又是如何得以屢次成功突破來自於核心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封鎖。

3. 『核心技術—商業化』飛輪效應

核心技術是產品商業化的最大杠桿。

在當代企業集群中,蘋果、華為與特斯拉是3個典型代表。

蘋果的ios與工業設計,華為的5G標準專利與自研芯片,以及特斯拉的三電系統和一體化制造標準,使它們後發先至,瓦解了功能型手機、老牌網絡設備供應商、內燃機汽車等傳統產業集群,最終獲得萬億市值 《估值》 的市場獎賞。

在智能清潔這一知識產權密集型新興賽道,『核心技術—商業化』飛輪效應同樣明顯:相比傳統吸塵器,人工智能導航與避障技術的引入,使其技術密度指數級提升。

這便使得企業的研發投入成倍增加:芯片、傳感器和SLAM算法層面的研發成本已經從過去不到10%,提升到了如今的40%以上。

更高質量的科技加持,意味著更硬核的產品競爭力與商業化能力。

對此,通過最新發佈的家電行業2022年Q3營收數據可見一斑:今年前三季度,家電大盤整體同比下滑6.3%,清潔電器是為數不多保持增長的品類之一,而洗地機已經成為清潔電器第二大細分產品類型,前三季度累計規模59億元,規模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76%。

回歸到追覓科技,這個典型的技術創新第一性的商業案例,則是一個更為具體的註腳。

總部位於中國蘇州的追覓科技,5年之間,通過對高速數字馬達與SLAM算法等關鍵技術的攻關打磨,實現了市場占有率突破同時,已初步呈現出一家國際化公司的雛形:

如上所述,在國內市場,2022年1-9月,追覓在線上洗地機的銷售份額從2%快速提升至24.5%。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追覓科技全渠道總銷售額突破11億,同比2021年雙十一增幅超600%,並在天貓、抖音、京東等多個平臺上躋身生活電器品類頭部序列,其中在抖音平臺上位居生活電器品牌TOP1。

而在海外市場, 據其披露的銷售數據顯示,2021年6月,追覓吸塵器登頂歐洲速賣通300歐以上吸塵器品類銷量第一;追覓掃地機D9則橫掃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亞馬遜榜單,成為200-300歐元價位段掃地機暢銷榜第一名。

2022年追覓海外業績依舊可觀:俄羅斯速賣通自營店鋪2022年1-2月穩居類目第一,成為掃地機品類在俄銷冠;墨西哥亞馬遜自營店鋪自2022年7月開店以來,掃地機類目品牌市場份額占比位居前四;越南8月Shopee 排名小家電品類第二 ,吸塵器品類第一。

以上可見, 追覓科技的『技術—商業化』飛輪,正像其戰略級核心技術——高速數字馬達,那樣高速飛旋,推動這家新興科技公司逐步躋身全球清潔電器產業第一陣營。

03 未來的戰場

突破技術封鎖,快速旋轉商業化飛輪,是一家科技公司反脆弱能力的核心表達。

面向未來,追蹤追覓科技這家快速成長的新興科技公司前景,有幾條線索尤其關鍵:

1.出海能力的進一步表彰。

參與最廣泛的國際競爭,意味著行業競爭的最高事實標準。

如上文所述,追覓科技已初步展示出這樣的功力。

但要成為一家在國際市場享有更大聲譽的國際化公司,追覓科技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以空調領域的王者大金空調為例,截至2014年時,其海外銷售比例即已達到70%。

這樣的數字不僅意味著一個品牌的全球市場號召力,更是產業鏈整合能力、成本競爭優勢與核心技術優勢的共性表達。

對於追覓科技這樣的中國新生代科技公司而言,它們的脫穎而出一方面得益於自身的技術自信,另一方面更是得益於整個中國制造業在過去30年打下的堅實產業鏈基礎。

故而它們的歷史使命,已不僅是『made in china』這一標簽的傳承,而註定將是對『中國智造』這一新使命的表彰。

故而,之於追覓科技而言,出海能力的進一步夯實,成為更具時代感的國際化公司,將是市場更遠期的期待。

2. 『技術—產品—商業化』飛輪效應的進一步表彰。

追覓已經初步在幾個品類上證明了自己。

但面向未來競爭,技術、產品以及品類的快速迭代將是更重要的勝負手——這意味著更低的成本、更佳的用戶體驗以及更高的產業標準,這一點在智能化時代尤其關鍵。

當時當下最典型的商業案例就是馬斯克所主導的特斯拉與SpeaceX。

固然這與追覓科技們所處賽道存乎巨大差異,商業化路徑與規模無法等量齊觀,但它們的驅動力內核都是共通的:

10年前,我們尚推崇貝索斯的『移動互聯網-電商-雲計算』飛輪;

10年之後,則已是『電池-電動車-自動駕駛』飛輪的時代;

而面向未來十年,我們可以期待的將是:『電機/減速器/SLAM-清潔機器人-人型服務機器人』飛輪。

這也意味著,於追覓科技們這類當前的清潔電器公司而言,未來的戰場遠不止於清潔電器賽道。

3.企業家精神的進一步表彰。

根據在全球產經業界最具共識『熊彼特創新理論』,技術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而企業家精神則是技術創新的最關鍵因素。

對於追覓科技的創始人俞浩,在業界之外的大眾人群中還是個相對陌生的名字。

但毋需諱言的是,正是其所主導並展現出的『技術第一性』價值取向與建立在知識產權高階維度上的產業競爭意識,是追覓科技基因的由來,也是這家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成。

過去若幹年中,這位出身於清華大學航空航天專業的技術極客,為追覓科技做出了3項關鍵抉擇:

挑戰產業制高點上的共鍵核心技術;

通吃核心技術復利,構建4大品類產品力比較優勢;

參與國際競爭,建立面向全球的銷售渠道。

知難行易。

正是如此在細分賽道的高舉高打戰略,在充滿韌性的企業家精神支撐下,追覓科技用時5年,成功在智能清潔賽道脫穎而出。

面向下一個5年,追覓科技創始人的極客精神又將有怎樣的進一步表彰,將是我們用以捕捉這家公司更長遠發展的底層邏輯。

04 結語

過去近百年之中,在顯像管與空氣壓縮機領域的技術競賽,相繼成就了電視與空調這兩大家電核心利基市場,並誕生了索尼、大金、TCL、格力與海爾等一批國際性知名品牌。

而最近10餘年間,隨著白電及黑電領域技術進步的逐步停滯,在全球范圍內,整個家電賽道頓失滔滔,陷入了長久的存量競爭之中 《中國市場因為城鎮化建設而是個例外》 。

在此其中,掃地機器人、洗地機則在高速數字馬達、SLAM以及高精度傳感器等技術設施的深度改良與引入後,快速崛起成為家電產業內近乎唯一的新商業增量。

特別是伴隨著具備更高產業競爭視野的新生代力量的快速崛起,智能清潔產業的競爭格局與競爭標準,正在被迅速重構。

以史為鑒,更多以及更強的競爭,意味著產品滲透速度與產品創新能力將指數級加快,即將逐步使產品品類從家電引申至自動駕駛、人型服務機器人等更高精尖的領域內,並有望因此誕生一批更具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智造』品牌。

以上種種,無不預示著, 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10年,智能清潔產業都將是一個最值得投資者深入關注的核心科技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