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臺掃地機器人談理想。

2017年夏天,俞浩和團隊測試了新款馬達的性能,大幅度超過了當時戴森無刷電機49.8%的效能。

他們一開始的反應是不相信,接著重新測試了一遍,發現參數指標沒有問題。

馬達是戴森吸塵器的核心零部件,最關鍵的指標是轉速,理論上來說,馬達轉速越高,效率就越高。

戴森的秘密就藏在高速馬達裡,圍繞在它周圍的1400件專利壘起了密不透風的城墻。

在一篇文章中,俞浩回憶說:2015年,我萌生了一個想法,就是想做一家像英國戴森一樣的科技公司。

之後,俞浩帶著一個小團隊,沒有成立公司,沒有生產任何產品,而是集中精力研發在性能上超越戴森的高速數字馬達。

挑戰戴森,從對方最堅硬的地方切入。

兩年後的那個夏天,反復測試後,俞浩和團隊知道他們成功了。

2017年底,俞浩在蘇州創辦了追覓科技。

俞浩的故鄉是離蘇州不到100公裡的南通,是中國著名的電動工具生產地,在一次采訪裡[1],俞浩說『小時候我就經常繞線圈』。

兒時的經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俞浩的人生走向,他曾夢想要給中國造全世界最好的飛機。

2005年,憑借著物理奧數競賽的優異成績,俞浩保送進入了清華大學的工程力學與航天航空工程專業。

大學期間,俞浩做了很多造飛機的事情,參與過國產大飛機C919氣動研究設計,為中國氣動力研究院做過方案,甚至在22歲時就發明了三旋翼無人機,還一度打算創辦一家無人機公司。

當時,無人機是個熱門風口,五花八門的產品擺滿了風投基金的辦公室。

這個風口最終曇花一現,俞浩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的啟示是:要做有市場的東西。

這也成為了追覓日後發展的一個關鍵詞,正如他自己的總結:

我們當時定了兩點原則,一是千家萬戶要有,二是有一定技術壁壘,而且這個技術隨著時間推移,還可以用到別的領域去。

如果按照絕大多數航天航空本科生的職業路徑,俞浩大概率會去一家飛字頭公司或研究所,但他卻義無反顧地去做掃地這件看起來很小的事情。

造飛機和掃地聽起來大相徑庭,但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

它隻是恰好會掃地

在《詹姆斯·戴森創造之旅》中,這位戴森的創始人說:

我從沒打算讓戴森隻做一家吸塵器公司。

氣旋分離器是我們應用於產品的第一項核心技術,而這項產品恰好是一臺吸塵器,我一直把這個當作我們邁出的第一步。

從那時起,我們一直專註於開拓核心技術,並靠著這些技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設計出更好的產品,一路攻城略地。

從某種角度看,追覓的發展路徑與戴森頗為相似。

2018年推出第一款無線吸塵器V9時,追覓的馬達轉速已經到了10萬轉/分鐘。

之後,這項數據在追覓的實驗室裡逐步提高。

到2021年的無線吸塵器V16發佈時,其搭載的馬達轉速突破了16萬轉/分鐘。

和一臺掃地機器人談理想。

詹姆斯·戴森在1983年接受訪談,戴森公司在十年後成立

現在,追覓可以在自己的智能工廠量產18萬轉/分鐘的馬達,20萬轉/分鐘的馬達也已經驗證完成,作為技術儲備。

在高速馬達領域,追覓早已超過戴森,成為全球第一。

俞浩曾把追覓定義為”現代科技企業”,他總結過這類公司的五個階段:第一,突破核心技術;第二,有了技術突破後,如何創新性地做面向未來的產品、正向的開發;第三,擁有全球最優質的供應鏈體系;第四,建立面向全球的銷售渠道;第五,一以貫之地加強品牌文化建設。

慣常認知中,最困難的階段往往是核心技術的突破,但實際上,關鍵的步驟其實是如何將技術落地為產品。

在復盤大學期間的無人機項目時,俞浩得出的結論是單純醉心於技術的結果,往往是產品隻有匯報和展示功能,無法推向市場。

追覓一開始的技術是馬達,而它們賣出去的東西是吸塵器和電吹風。

這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這種市場是一個奢侈品。

無論多麼領先的技術,都需要一個真實的市場需求支撐其進步。

日本學者湯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業》中提供了一個更有說服力的案例——日本的家電從業者對技術細節有種走火入魔的執著,比如電視機的厚度每減少1公分,都會讓研發團隊獲得極大的快感。

但湯之上隆卻在書裡潑了盆冷水:這不過是技術人員的自我安慰,實際上是一種自私行為。

比起超出人眼分辨范圍的高清畫質,世界上更多人所追求的是使用的便利程度、高端大氣且匠心獨運的設計,以及從未體驗過的獨特功能。

另一個例子則是大名鼎鼎的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和它在網絡媒體上火爆的後空翻視頻表現相反,其商業化之路卻異常跌宕,公司幾經易手。

追覓在官方網站上將自己的核心技術歸納為『高速數字馬達』和『智能算法』,前者是驅動一臺機器人的心臟,後者則是大腦。

在2015年研發高速馬達時,俞浩便意識到吸塵器天花板太低的問題,著手開始了研發掃地機器人計劃。

2021年4月,追覓Bot L10 Pro掃地機上市,榮獲當年的紅點設計獎。

追覓L10 Pro掃地機器人

掃地機器人雖然歷史悠久,但真正具備路徑規劃和智能避障功能的產品開始普及還不到十年,SLAM、ToF激光雷達、結構光等算法的進步,直接帶動了掃地機器人在近幾年的爆發式增長。

2021年掃地機器人切換激光雷達的高峰期,MCU芯片短缺一度導致行業出貨困難。

盡管全行業增速有所放緩,但從市場角度看,即便是支付能力更高的歐美市場,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也比較低。

因而,我們觀察這個市場時,往往容易忽視其潛在的增長空間。

實際上,在消費市場整體乏力的2022年,追覓依然實現了整體業績增長60%,自主品牌增長200%的速度。

另一方面,掃地機器人為馬達、算法、芯片等一系列技術能力提供了一個可以持續造血的商業場景,使其通過消費市場反哺上遊的研發,這一點恐怕是比技術本身更加重要的。

2021年後,追覓又陸續推出了無線洗地機與自動集塵掃拖機器人,逐漸成為智能清潔行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其實是一個突破技術底層後,不斷將技術創新應用的過程。

如果未來有一本《追覓創造之旅》問世,俞浩說不定也會這麼寫:馬達和算法是我們應用於產品的第一項核心技術,而這項產品恰好是一臺掃地機器人。

追覓是一家什麼公司?

今年3月,追覓發佈了智能洗地機M13 Beta,同時還公佈了兩款新產品:通用人形機器人與仿生四足機器狗Eame One二代。

一個月後上海的AWE展會上,Eame One二代首次面向公眾展示了行走、握手、扭動身體等動作,由於『頭部』的加入,使得Eame One二代成為了目前行業內擁有自由度最多的四足機器人產品,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身仿生運動控制。

盡管形態上差異巨大,但Eame One二代的核心零部件其實和掃地機器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其搭載了12組伺服電機一塊21TOPS算力的芯片以及對應的軟件算法,前者使得Eame One二代能夠完成各種復雜動作,後者則輔助起實現語音、視覺、觸覺等交互。

在掃地機器人身上,由於導航和避障在掃地機器人上的大規模應用,芯片、傳感器和視覺交互層面的研發成本已經從過去不到10%,已經提升到了如今的40%以上。

AWE展會上的仿生機器狗和機器人

類似的例子是特斯拉發佈的Tesla bot,這個人形機器人的脖子、胳膊、手、腿搭載了40個機電推桿,機器人的眼睛其實是Autopilot攝像頭,內部搭載了特斯拉的FSD芯片,馬斯克在發佈會後表示:特斯拉幾乎擁有類人機器人所需的所有部件,因為他們已經制造了『帶輪子的機器人』。

Tesla Bot

俞浩將特斯拉定位為『超一流公司』,後者不僅僅生產純電汽車,還涉足自動駕駛芯片的設計以及對應的軟件算法,而這些技術會應用到Tesla bot。

追覓的發展路徑與之類似,『我能做的是讓追覓逐漸到超一流[1]』。

無論是掃地機器人還是仿生機器狗,其本質是技術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清潔則是當下需求最旺盛的消費市場。

正如俞浩在接受采訪時說[4]:

『追覓未來會是一家廣義機器人公司,機器人不見得要長得像人,而是具備傳感、處理、執行等功能,我們要持續做好機器人的心臟和大腦』

俞浩曾將追覓的技術戰略總結為『一深入到核心技術,二深度掌握供應鏈[1]』,在2018年推出第一款吸塵器產品後,追覓便開始梳理自身的研發體系,將研發部門分為上下兩層,下層著重核心技術的積累,比如馬達、視覺識別和語音交互。

這類技術的特點是技術路線很難有顛覆式的變化,但需要反復的驗證和優化。

比如搭載同樣規格硬件的掃地機器人,因為軟件層面的算法差異,很可能實際體驗就會有很大差別。

而在上層的研發環節,追覓設置了多個創新研究院,負責探索將核心技術與供應鏈的生產制造能力結合,研發創新性的產品。

在機器狗Eame One完成研發後,追覓科技設置了5個跨不同賽道的創新研究院,開始了對於廣義機器人生態的探索。

換句話說,追覓的思路是在長坡厚雪的技術路徑上持續創新,構建自身的技術壁壘,同時把這些技術變成各種各樣的產品,這也是為什麼追覓把自己定位為一家機器人公司,因為它們會做掃地機器人,也會做別的機器人,甚至是將科幻電影裡的通用機器人帶到現實。

而這是一片創新的無人區。

朝聖者的苦旅

在清華大學期間,俞浩成立了一個叫”天空工場”的航天科研組織,吸引了一幫來自流體力學、航天工業設計和自動化技術的同學加入。

他對飛機有著一種數學性的迷戀——一架飛機有動輒上百萬零件,圍繞這些零件組成了一系列諸如檢修、加油的體系,整套體系『非常優美』。

但另一方面,他覺得航空工業早已成熟,整個行業完成了深度的分工。

他在一次采訪中說[5],『這其實不是極限探索的感覺了』

在俞浩眼裡,飛機雖然復雜而精密,但也喪失了不確定性,大部分工作都是制造工藝和系統集成的持續打磨優化,但掃地機器人則相反。

追覓的掃地機器人立項時,大部分零部件都沒有成熟的供應商,核心部件也像是一臺黑箱。

後來俞浩總結說[1]:『把每件事情做到極致,就不能靠經驗去做』

在馬達試產成功後,追覓的另一個問題是沒有代工廠願意生產——在2017年,一臺定價一千多塊的電吹風和吸塵器有多大的市場,大部分代工廠都不願意把產線賭在一家成立兩年的小公司身上,追覓隻能自己建設電機產線。

制造飛機和制造掃地機器人的區別在於,後者雖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在幾年前,無論是核心技術的突破、產品研發的流程,還是下遊的市場與銷售體系,對品牌而言都是一片未知。

這也是為什麼追覓的馬達性能第一次超越戴森時,團隊的第一反應是測試數據出了問題。

正如詹姆斯·戴森在書中所說:這一過程要經歷各種失敗,度過無數個不眠之夜,還有很多很多的挫折,才能取得一點真正的突破。

我們走的是朝聖者的苦旅,而非邁向成功的捷徑。

目前,追覓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申請了超過3000項專利,每年會拿出營收的10%投入研發部門。

對於追覓試圖涉足的廣義機器人領域,他們也註定會經歷一次朝聖者的苦旅——科幻電影裡與人無異的機器人能不能做出來?能不能賣出去?在這樣一個經驗失效的場景裡,人們在一條沒有路線的跑道上奔跑。

從某種角度看,俞浩正在和他發自內心欽佩的高科技公司做著類似的事情:把相當比例的收入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領域的研發,用極小的概率去碰觸改變社會的產品。

換成另一種說法,追覓和其他一些中國科技公司,他們在定義新一代的科技公司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情,即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提升附加值,而不是中國傳統制造業所擅長的大規模生產能力。

因而,追覓的產品並不是掃地機器人、洗地機和電吹風,而是高速馬達、智能算法、流體力學和機器人控制。

在這個過程裡,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會受益,龐大的工程師隊伍有了容身之所,中國公司有機會躋身前沿科技的牌桌。

其困難之處在於相當規模的資本投入以及商業上巨大的不確定性,但也在於某種理想層面的執著,就像俞浩在接受采訪時說:都是人,為什麼我們不可以?

參考資料

[1]對話追覓俞浩:我本狂人,36氪

[2]發明:詹姆斯·戴森創造之旅,詹姆斯·戴森

[3]賣爆的掃地機器人和緊缺的芯片,芯世相

[4]學航天的清華『掃地僧』,年入40億貨銷100國,中國企業家

[5]讓機器人進入千萬家庭,清華學霸的『二次夢想』,AI財經社

作者:李墨天

編輯:張澤一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李墨天